美國德州日全蝕與賞鳥之旅

 

  • 內容:野鳥攝影 與 日全蝕天文現象拍攝 
  • 地點:美國 德州 (Texas, USA)
  • 時間:2024/04/05~2024/04/23 

古代夸父追日很辛苦,現代夸父只需上網查詢、跑個天文模擬軟體,然後訂下時程、買張機票、租個車,就可以跟著太陽的軌跡趴趴照;繼2017年橫掃美國的日全蝕後,今年 202404/08 縱切美東的日全蝕就在我的必走行程表上,而4月又值北美候鳥北返巔峰,所以就規劃了此次日全蝕兼野鳥攝影的行程。

首先考慮台灣進出美國德州的都市,不外乎休士頓 (Houston) 或 達拉斯 (Dallas),但考慮賞鳥路徑規劃,優選休士頓,而長榮有直飛班機,減少旅途勞頓;日全蝕期間,全蝕帶的旅館幾乎客滿又昂貴,所幸有高中同學居住在 奧斯丁 (Austin),提供食宿,解決行程中最大的麻煩,其他行程規劃,最主要是參考以下網站 以及 eBird 的觀察紀錄:

World Birding Center 介紹德州南部美墨邊境 Rio Grande Valley 的諸多鳥點
http://www.theworldbirdingcenter.com/

Birding in Texas 主要是參考德州海岸線的鳥點
https://tpwd.texas.gov/huntwild/wild/birding/birding_maps/index.phtml

德州是美國除了阿拉斯加以外,本土最大的州,有限的時間與精神,當然不可能走透透,所以規劃了一個東南部及海岸線的 loop,畢竟很多過境鳥都是偏好沿海或渡洋,如此,整個行程路徑如下二圖所示,前半段由 休士頓(Houston) 出發,先到 奧斯丁(Austin) 拜訪同學,並且完成日全蝕觀測拍攝,後續南下到 聖安東尼歐 (San Antonio) 做城市觀光,然後南下直驅 麥克阿倫(McAllen),往東到德州東南端的度假海島 South Padre Island,後半段沿海岸線北上,途經 Corpus Christi 、 Free Port,最後到達賞鳥勝地 High Island,完成賞鳥之旅,折返 休士頓,搭機返台。

行程路徑前半段:Houston to South Padre Island

行程後半段:South Padre Island to Houston

以下紀錄每日鳥人鳥事:

2024/04/05

台灣時間晚上 21:20 PM 的長榮班機,上機就只有吃飯睡覺,到達 休士頓(Houston, Texas, USA) 為當地時間 4/5 22:15 PM,出關後到機場附近旅館住一晚再說,但沒想到原先預定的旅館竟然被 cancel 了,原因似乎是我先前預定的信用卡被詐騙停卡,而我拿到新卡後,忘記更改信用卡資料所致,算是學到了一個經驗與教訓;該旅館已客滿,所幸遇到類似問題的善心人士,載我們到附近另一家旅館,總算有個棲身之處,而休息時已隔天凌晨一點多。

2024/04/06

早上去機場租車,原先預定 Toyota 的車,工作人員佛心大發,居然幫我們免費升級BMW,讓負責開車的老婆在後續的路程中享受狂飆的快感,而我心驚膽跳的潑冷水減速降溫,還好一路平安,沒事故也沒接罰單,吼哩嘎在旅程完滿。

賞鳥首站為 休士頓 西邊的 Edith L Moore Nature Sanctuary,此地 休士頓鳥會 所在地,算是都市中難得的一片自然叢林,面積不大,步道不到1小時可走完,偶有鳥叫聲,但不容易觀看到身影,最後乾脆守著木屋旁的餵食區,拍到了 簇山雀(Tufted titmouse)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白翅哀鴿(White-winged dove)紅腹啄木(Red-bellied woodpecker)皇葦鷦鷯(Carolina wren)冠藍鴉(Blue jay),這些都是我的新鳥種,此外還有 絨啄木鳥(Downy woodpecker),以前拍過。

休士頓鳥會的告示牌,其實,休士頓鳥會管理德州多處溼地與野生保護區,此處僅為其中之一。

木屋後面有一餵食區,美國很多人相信適當的餵食可以幫助野鳥過境時的生存機率,但是此處必須由專職人員處理,一般遊客不可自行佈施。

初遇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為之驚艷,但後來才發現到處都有,拍到不想拍了。

待的時間不長,首日隨意拍, 然後就趕往奧斯丁去拜訪同學了。

2024/04/07

明天即將上演日全蝕,今日做預定地點考察,當初選了 奧斯丁 附近 6 個地點,今天則去實地觀看最有可能得選擇 Devine Lake Park,這是一個社區公園,旁邊有個湖,可以散步、野餐,也有鳥可賞,德州雖然奇景名勝不多,但到處是風景,尤其4月春暖花開、綠意盎然,令人羨慕。

有林有湖自有鳥,隨意逛了一圈,林鳥在密林不好找,水鳥幾乎都是 美洲白冠雞(American coot),好不容易發現一隻 小斑背潛鴨(Lesser scaup),算是今天唯一的收穫。

德州4月到處野花盛開,圖中花名 矢車菊(Bluebonnet),為德州州花。

小斑背潛鴨(Lesser scaup) 是今天唯一收穫


2024/04/08

今天日全蝕,卻是非常悲情的一天,大老遠繞半個地球,從台灣飛到德州,還扛了又貴又重的攝影器材,卻敵不過老天爺的一個鋒面打臉;詳情請參看不怎麼及格的2024/04/08 日全蝕紀錄,這裡就不重複了。

同學家門口,他們悠哉觀日,我全神貫注在雲層稍開狹縫瞬間搶拍,悲慘呀!

還好有拍到全蝕瞬間,就這樣了,唉!


2024/04/09

日全蝕任務結束,今天起專心當鳥人;上午先就近到 奧斯丁(Austin) 東南的知名鳥點 Hornsby Bend Bird Observatory 賞鳥,此地有幾個大池塘與森林,兼具林鳥與水鳥棲地,賞鳥紀錄繁多,然而氣候不佳,林間野鳥稀落難尋,冷冷清清,只見到 紅嘴樹鴨(Black-bellied whistling duck)黃腰白喉林鶯 (Yellow-rumped warbler)、驚鴻一撇沒看清楚的某啄木鳥,高掛樹梢的 剪尾王霸鶲(Scissor-tailed flycatcher),還有空中盤旋的 紅頭美洲鷲(Turkey vulture),池塘中最多的則是 美洲白冠雞(American coot)藍翅鴨(Blue-winged teal),還有少數的 琵嘴鴨(Northern Shoveler)棕硬尾鴨 (Ruddy Duck),灘地上不少 姬濱鷸(Least Sandpiper),車道上則有成群的 稀樹草鵐(Savannah sparrow),因為這些幾乎都是舊鳥種,實在提不起勁。

紅嘴樹鴨(Black-bellied whistling duck) 站枝頭

藍翅鴨(Blue-winged teal) 是美國德州最普遍的鴨子,到處可見、數量繁多

稀樹草鵐(Savannah sparrow) 路邊亂跳

中午下了一場大雨,是該離開南下到 聖安東尼歐(San Antonio),做此行唯一的都市觀光;說到德州的聖安東尼歐,最著名的景點是 傳奇堡壘 Alamo,建立於1718年,而在1836年的美墨戰役中占有關鍵腳色;美國開國時只有北美13州,後來陸續開疆闢土,而德州是跟墨西哥領土爭議戰爭贏來的,而墨西哥的前身則是西班牙植民地,這種種歷史因果關係,我一個外國人搞不清楚,只知道 當時在此的 美墨戰役,美國大敗,而且犧牲了數位名將,雖然美國最後戰勝並取得德州,但他們卻緬懷敗戰,高喊 Remember the Alamo,這個國家的成功與偉大絕非偶然,正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

聖安東尼歐的 The Alamo,是美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古蹟

歷史過去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The Alamo 旁邊則是歡樂無限、人潮如織的 River Walk ,運河旁餐廳、酒吧林立,運河中小船滿客,街道上華麗馬車徐行,喜歡熱鬧的可以感受這異國情調,但是我又老又鳥,實在不怎麼對胃口,走到腰酸背痛,還是回旅館休息比較實在。

River Walk 遊客如織,車水馬龍


2024/04/10

今天要直衝德州南部的 McAllen,在老婆神勇的3小時飆車後,我們來到 Edinburg Scenic Wetlands & World Birding Center,這是位於 McAllen 北邊的一個(不怎麼濕的)濕地公園,有小湖、池塘、林道,公園主題還是在鳥人鳥事,我和老婆付了USD$3/人 的入場費,就開始閒逛。

很簡單的招牌,進去先找收費處付錢。

典型的餵食區,但會來的幾乎都是強勢鳥種,看沒幾下就膩了。

小湖中增加了新鳥種 侏鸊鷈(Least grebe),其他還有藍翅鴨(Blue-winged teal)、美洲白冠雞 (American Coot),沒啥新鮮貨。

步道旁,仙人掌花繽紛鮮豔,有紅的、黃的、橙的,各種色彩。


小灰頭稚冠雉(Plain chachalaca) 是德州南部的特色鳥種,常見,不怎麼怕人。

小鳥不敢與大鳥搶食,所以非強勢鳥種,幾乎不會出現在餵食區,而且餵食內容為穀物、水果,以昆蟲蚊蠅為食的鳥類也不會來此,想要看到較為罕見的鳥種,機會不大,反而是旁邊的小水泉,會吸引小鳥來喝水、洗澡,耐心守候會有意外的驚喜,在此我遇到了 灰綠蟲森鶯(Tennessee warbler) 暗背金翅雀(Lesser goldfinch)

灰綠蟲森鶯(Tennessee warbler) 來小泉洗澡,難得的近距離觀察。

步道所遇鳥種不多,大概就 大食蠅霸鶲(Great kiskadee);逛的差不多了,結束前往旅館休息。

2024/04/11

長途開車耗時又傷神,今天安排鄰近的鳥點 Quinta Mazatlan,緩解前兩天的舟車勞頓。
這原本是一個豪華的私人莊園,後來捐出成為對大眾開放的賞鳥公園,酌收入場費(USD$3 or $5/人、忘了),除了入園賞鳥,也可欣賞豪宅內的裝潢擺設,民間也可租場地辦活動,這樣活化先人遺產的經營方式,在德州南部還有好幾處莊園。

清晨的 Quinta Mazatlan 鳥鳴不斷,迎來諸多鳥人造訪

西班牙式的建築,外型簡樸,內部裝飾華麗而典雅。

莊園不大,其中免不了有個餵食區,像是個露天舞台,鳥在舞台上爭食,觀眾在相隔10幾公尺的座位上觀看,又是一些鳩鴿、小灰頭稚冠雉(Plain chachalaca)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還有惡霸排名第二的 紅翅黑鸝(Red-winged blackbird),然後德州南部的招牌鳥之一 亮麗綠藍鴉(Green jay) 出現了,還有首見 褐背鶇(Clay-colored thrush)長嘴矢嘲鶇(Long-billed thrasher),以前在亞利桑那沒拍好的 褐頭牛鸝(Brown-headed cowbird) 這裡也不少。

餵食區,南德州招牌鳥種 亮麗綠藍鴉(Green jay) 華麗登場

餵食區雖然容易觀看,但想找珍稀鳥種卻還是要到處尋覓,根據一位在地的老鳥人的指導,莊園邊緣有個雜亂的水池附近,才是本莊園精華所在,我在此守了半天,拍到 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大食蠅霸鶲(Great kiskadee)黃喉蟲森鶯(Nashville warbler),不過鳥遠光線不佳,只能加減看而已。

據當地鳥人前輩指導,莊園邊緣的小水池常有意外驚喜

其他步道上的鳥,有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熱帶王霸鶲(Tropical kingbird)威氏冠蠅霸鶲(Brown-crested flycatcher),今天的收穫還算豐富。

啄木鳥在德州南部常見且容易觀察,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算是當地招牌之一。

2024/04/12

今天安排了McAllen 西南兩個鳥點,早上去 National Butterfly Center,下午去 Bentsen-Rio Grande Valley State Park

National Butterfly Center 雖名為蝴蝶公園,但訪客幾乎都是衝著賞鳥而去,園區只有在主建築物附近建構花園吸引蝴蝶,其他地區為森林或開闊的草原,東南端還有個野鳥餵食區,說是野鳥公園還更貼切,這裡的入場費 USD$10/人,繳完後給你一個塑膠手環戴著,當天有效。

雖說是蝴蝶公園,來客幾乎都是賞鳥的。

就這麼個花園吸引蝴蝶,其他都是野鳥棲地,左後方的賞鳥屋是整個園區賞鳥最精彩所在。

我們先沿著公園東側走森林步道,有鳥但不易觀察,只拍到 絨啄木鳥(Downy woodpecker),天空偶有猛禽飛過,拍到了 巨翅鵟(Broad-winged hawk)灰鵟(Gray hawk),本以為德州南部猛禽眾多,拍攝猛禽飛行的機會應該很多,沒想到後來成了絕響,可遇不可求,早知道就應專心來等待拍攝。森林步道往南走,到達較為開闊之處,樹梢常見 庫奇氏王霸鶲(Couch's kingbird),偶有 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亮麗綠藍鴉(Green jay)小灰頭稚冠雉(Plain chachalaca) 則是悠哉散步,到了野鳥餵食區,都是強勢鳥種,乏善可陳,意外看到一條美麗的德州珊瑚蛇(Texas Coral snake) ;返回途中,意外發現就在主建築物後方的賞鳥屋旁,有個小水源,靜候片刻,好鳥就出來了,園區招牌 橙頭擬黃鸝(Altamira oriole) 終於落袋。

空中偶有猛禽飛過,圖為 巨翅鵟(Broad-winged hawk) 

餵食區都是強勢鳥種,卻意外遇到德州珊瑚蛇(Texas Coral snake) ,蛇小有毒。

橙頭擬黃鸝(Altamira oriole) 是園區的招牌鳥

中午離開,發現附近鄉間小路的圍籬上,剪尾王霸鶲(Scissor-tailed flycatcher) 距離近又姿態好,車拍達成;下午的鳥點 Bentsen-Rio Grande Valley State Park 就在附近,這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州立公園,付了USD$5/人、戴上當日有效手環後,我們就開始.....與其說是找鳥,其實多半是體能訓練,鳥當然是有的,但是樹高林密地大,想要鳥大爺出面相迎,談何容易,公園沒啥餵食區,水源地也多半乾凅,在唯一的賞鳥屋等半天,只看到 長嘴矢嘲鶇(Long-billed thrasher),於是和老婆商量,與其漫無目標狂走,倒不如回到 National Butterfly Center 的賞鳥屋偷看洗澡。

鄉間小路,剪尾王霸鶲(Scissor-tailed flycatcher)近又乖,適合車拍。

回到National Butterfly Center 的賞鳥屋,下午班的澡堂果然精彩萬分,來洗澡的有 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褐紋頭雀(Olive sparrow)林肯帶鵐(Lincoln's sparrow)白翅哀鴿(White-winged dove)麗色彩鵐(Painted bunting)褐背鶇(Clay-colored thrush) ,附近遊走的有 火雞(Wild turkey)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旁邊的樹梢還出現 褐斑翅藍彩鵐(Blue grosbeak),滿足我偷窺狂的慾望。

麗色彩鵐(Painted bunting)洗的不亦樂乎


2024/04/13

今日原本規劃 Santa An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Estero Llano Grande State Park,但鑒於前幾天的經驗,園區太大走馬的要死要活卻看不到啥花,所以捨棄面積超大的Santa An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只造訪 Estero Llano Grande State Park 就好。

Estero Llano Grande State Park 入口

進了園區,樹高、林多、路遙,所見僅為園區一小部分

其實 Estero Llano Grande State Park 也夠走大半天了,對於這種樹高、林多、路遙的野鳥公園,傳統賞鳥人或許有耐心觀察,但對我攝影為主的,實在很難有像樣的成績,初步健身完成後,還是找個賞鳥屋躲著碰運氣,這裡比較特別的是 白尾梢棕翅鳩(White-tipped dove),首拍 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亮麗綠藍鴉(Green jay) 不少,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絨啄木鳥(Downy woodpecker) 偶而出現,此外就是餵食區惡霸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紅翅黑鸝(Red-winged blackbird),有吃有喝的必定可見。賞鳥屋待的差不多了,應該繼續走路健身碰運氣。

德州有很多種 擬黃鸝(oriole),都很艷麗,圖中為 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未成年公鳥。



這個公園本來有很多沼澤區,但不知是季節還是氣候因素,都成為旱地,沒水就沒鳥,純粹是來此一遊走心酸的,陸上沒鳥,連空中的猛禽也不削一顧,走到山窮水盡,老婆還摔跤,只撿到不怎麼賞臉的 大冠蠅霸鶲(Great crested flycatcher)鷚雀鵐(Lark sparrow)

原本應是沼澤卻成旱地,沒水就沒鳥,遺憾呀!

離開前,聽說遊客中心旁的蜂鳥餵食器有蜂鳥出現,話說此行到處可見蜂鳥餵食器,但卻很少看到蜂鳥被其吸引,本以為拍蜂鳥十拿九穩,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耐心等待之下,終於拍到 棕腹蜂鳥(Buff-bellied hummingbird),而 紅玉喉北蜂鳥(Ruby-throated hummingbird) 也有出現,但被前者趕跑,沒拍到。

德州一堆蜂鳥餵食器,卻罕見蜂鳥來覓食,這是此行唯一拍到的棕腹蜂鳥(Buff-bellied hummingbird)。


2024/04/14

終於要去重量級鳥區 South Padre Island 了,這個位於德州最南端的狹長海島,是知名的度假戲水勝地,很多美國人會攜家帶眷來此一遊,而地理因素也讓此地成為過境鳥及水鳥的重要據點,許多鳥人慕名而來。

開了一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首站來到 Valley Land Fund Birding,這是個在社區內的一塊小林地,由當地居民布置餵食,供大眾在外圍賞鳥;由圍籬看進去,多處矮林枝頭插了半顆柳橙、幾處水池及蜂鳥餵食器,鳥聲此起彼落,但是多半聞聲不見影,到此造訪的鳥人絡繹不絕,但是鳥況卻很稀落,除了餵食區大惡霸的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紅翅黑鸝(Red-winged blackbird),還有 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 母鳥、以及不給看清楚的 麗色黃喉地鶯(Kentucky warbler),收穫與原先預期落差很大。

Valley Land Fund Birding 是一個社區維護、專給過境野鳥棲息的小林地,不可入內,鳥人在圍籬外尋鳥。 eBird 2024/4月 才兩週的鳥種紀錄高達約170種,但我實際一個上午的觀察不到10種。


金額啄木(Golden-fronted woodpecker) 貪吃愛現

眾目睽睽之下,印加地鳩(Inca dove) 在路邊秀恩愛。

既然林鳥不易觀察拍攝,接著就去 Tortuga Flats Bay Access 海邊沙灘看鷗和水鳥,果然是群鷗亂舞、無所不鷸,笑鷗(Laughing Gull) 是德州海岸最普遍的鷗,到處都是,皇家鳳頭燕鷗(Royal tern) 很像台灣的鳳頭燕鷗,嘴色橙黃較深,白嘴端鳳頭燕鷗(Sandwich tern) 體型稍小,黑嘴的端點其實是米黃而非白色,黑剪嘴鷗(Black skimmer) 口器造型獨特,鷸鴴科 灰斑鴴 (Grey Plover) 到處跑,黑腹濱鷸(Dunlin) 數量不少,北美鷸(Willet) 偶而可見,這是東岸亞種,有別於以前拍過的西岸亞種,另外的收穫就是 短嘴半蹼鷸(Short-billed dowitcher),老實說,到底是長、短嘴半蹼鷸 我也搞不清楚,但德州海邊出現的,多半是短嘴,而且根據 Merlin 野鳥辨識,也說是短嘴,至於辨識細節,Youtube 上有解說的影片,有興趣者可以找來觀看;海灘旁的草地,撿到了 黃昏歌雀鵐(Vesper sparrow)

想被圍鷗嗎? 想搞外鷸嗎? South Padre Island 的海灘提供你絕佳的機會。

三種燕鷗,各自為政。

台灣難得一見的迷鳥 笑鷗(Laughing Gull) ,在此多如牛毛。

南城無處不飛鷗,車停隨意必有屎。

海灘逛過,旁邊的 Laguna Madre Nature Trail 也是鳥人必訪之地,這是在 South Padre Island 展覽中心旁的免費海邊棧道,順著棧道走,可觀看兩側草澤的鳥類,以鴨、鷺之類為主,見到了 三色鷺(Tricolored heron)美洲白䴉(American white ibis)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棕頸鷺(Reddish egret) 等,棧道盡頭入海,看到 紅胸秋沙(Red-breasted Merganser)斑嘴巨鸊鷉(Pied-billed grebe)雙冠鸕鶿(Double-crested Cormorant)

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 在這個季節羽色粉紅,相當討喜。

落單的紅胸秋沙(Red-breasted Merganser), 在海邊閒晃。

走這免費(稍微破舊)棧道時,旁邊另有新而美觀的棧道,而該棧道的觀鳥角度似乎更勝一籌,原來那是 大名鼎鼎 South Padre Island Birding And Nature Center 的棧道,既來之,那就再花 USD$10/人 到 South Padre Island Birding And Nature Center 去參觀,有花錢的,果然棧道範圍較大,視野較佳,除了原先免費棧道的鳥種,另外補了 藍翅鴨(Blue-winged teal)斑點鴨(Mottled duck)紅嘴樹鴨(Black-bellied whistling duck)美洲黑水雞(Common gallinule) 等。

鼎鼎有名的 South Padre Island Birding And Nature Center ,鳥人必訪。

進去後,棧道沿著沼澤直達海邊,沿途諸多水禽。

還有專區飼養鱷魚,每隻肚子鼓鼓的,想必吃的很飽。

這些鳥點都很鄰近,下午尚有一些時間,於是再去Valley Land Fund Birding 看看,鳥況比上午好一點,但多是以前見過的鳥種,耐心守候下,增添新鳥種 北美黃林鶯(Yellow warbler)

下午最大的收穫,北美黃林鶯(Yellow warbler)。

2024/04/15

今天趕往 Corpus Christi 要開車3小時,然而昨天尋鳥意猶未盡,所以決定上午繼續待在 South Padre Island,直到中午離開,而原先安排在Corpus Christi 的鳥點取消。

一早先到 Valley Land Fund Birding ,拍到 灰貓嘲鶇(Gray catbird) 就近覓食,當時很興奮,後來幾天才發現此鳥是澡堂常客,氾濫程度已達惡霸等級;此外新增 黃眉水鶇(Northern waterthrush)斯溫氏夜鶇(Swainson's thrush)

灰貓嘲鶇(Gray catbird) 是澡堂惡霸,洗完才輪的到其他小鳥來洗。

接著再去沙灘上尋找昨天遺漏鳥種,新增 白額燕鷗(Least tern),簡直就是美洲版的小燕鷗;不知是否季節不對,鴴科鳥類稀少,除了幾隻以前拍過的 半蹼鴴(Semipalmated plover),只撿到一隻 笛鴴(Piping plover)

白額燕鷗(Least tern) 是美洲版的小燕鷗,體型神色與小燕鷗都很像。

笛鴴(Piping plover) 嘴短色淡,像個可愛的小圓球。

離開前,再去展覽中心旁的 Laguna Madre Nature Trail 走一走,還是就那些 水禽,最後在展覽中心草地旁,幸運的撿到 布洛克氏擬黃鸝(Bullock's oriole)橙腹擬黃鸝(Baltimore oriole),留下美好回憶。 剩下的就是老婆飆車,我喊減速被罵的日常戲碼,沒啥好說的。

擬黃鸝(oriole) 的豔麗無法擋,布洛克氏擬黃鸝(Bullock's oriole) 難得一見。

橙腹擬黃鸝(Baltimore oriole) 同時出現,我都懷疑這兩隻公鳥是否搞 gay。
 

2024/04/16

今天去 Port Aransas 的著名鳥點 Leonabelle Turnbull Birding Center 給鳥看,此處包含灌木矮林、草原、灘地、瀉湖等,幅員廣大,林鳥、水鳥盡收,鳥人絡繹不絕,eBird 鳥種紀錄輝煌;這裡沒有顯赫招牌或門庭,不收費,我們初到時還繞了一些小路,靠停車場才確定走對地方。

剛進去的一小段矮林是林鳥觀察區,然後就是灘地上的棧道,水鄉澤國,好不熱鬧,首先是 黑臉田雞(Sora) 毫不怕人的在棧道下方邊走邊吃,可以拍到滿格爆框,然後水域中有幾百上千的 北美鷸(Willet)短嘴半蹼鷸(Short-billed dowitcher)黑頸高蹺鴴(Black-necked Stilt)褐胸反嘴鴴 (American Avocet)美洲白䴉(American white ibis)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藍翅鴨(Blue-winged teal)琵嘴鴨(Northern Shoveler)、鷺科、鷗科等,遠處還有 美洲鵜鶘(American white pelican) 褐鵜鶘(Brown Pelican),鳥鳥相連到天邊。

黑臉田雞(Sora) 在棧道下方覓食,絲毫不理會棧道上遊客人來人往。

水鳥水鳥,有水就有鳥。

大部分的遊客都僅限於入口處的棧道,順著棧道走下去,會進入草原和淺灘,後段路程很長,很少人深入,我們前段拍的差不多了,時間還很夠,繼續走下去,就碰到 目標鳥種之一的 小黃腳鷸(Lesser yellowlegs),美國西岸多 大黃腳鷸(Greater Yellowlegs),而東岸多 小黃腳鷸(Lesser yellowlegs);途經一淺池,有諸多鷸科,大多常見舊鳥種,意外的驚喜則是 高蹺鷸(Stilt sandpiper),只此一隻,但可近拍。

Leonabelle Turnbull Birding Center  中央深處為草原、水澤、沙地的地型,可見諸多水鳥。

小黃腳鷸(Lesser yellowlegs) 常見

撿到唯一的 高蹺鷸(Stilt sandpiper)

走到半路一處高塔,累了,於是原路折返,回到入口處的矮林,有一處小水池,休息等待林鳥出現,果然澡堂才是林鳥的最愛,前後出現 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黑白森鶯(Black-and-white warbler)黑頭威爾遜森鶯(Wilson's warbler)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黑頂白頰林鶯(Blackpoll warbler)黃喉蟲森鶯(Nashville warbler),我新增了許多鳥種,不亦樂乎。
.
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 艷麗的色彩討喜,爾後行程多處可見。

黑白森鶯(Black-and-white warbler) 鳥如其名,黑白分明。

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 看起來像個蒙面小賊。

離開 Leonabelle Turnbull Birding Center  後到附近的 Joan and Scott Holt Paradise Pond 找鳥,這是一個社區內的水池,很快的走過,撿到 黃頂夜鷺(Yellow-crowned night heron),其他就沒特別的鳥。
老婆說這 黃頂夜鷺(Yellow-crowned night hero) 很帥氣,但我看起來就差我一點點。

下午回 Corpus Christi 還剩一些時間, 於是到 North Packery Channel Jetty 海邊看看,就一些 三趾濱鷸(Sanderling)翻石鷸(Ruddy Turnstone)北美鷸(Willet)、已見過的鷗,另外 褐鵜鶘(Brown Pelican) 成群的海邊飛過,沒有新收穫。


2024/04/17

又是長途趕路的一天,雖然先前有鳥友介紹 Corpus Christi 附近尋找珍稀鳥種 美洲鶴(Whooping crane) 的鳥點 (全世界剩下約500隻,一級保育類),但不確定因素太高,eBird 上也沒有可靠的紀錄,而我們從台灣來,走馬看花,與其花時間在這摃龜機率極高的特定搜尋,倒不如到下一個可以隨意撿鳥的地點,才不會打亂原先預定的食宿與行程。

老婆發揮飆功3個小時後,我們來到 Quintana Neotropical Bird Sanctuary,這是個由海邊小鎮購地維護的小公園,面積雖小,步道沒幾分鐘就走完了,但 eBird 鳥種紀錄相當好;初步認識環境後,老婆去閒晃,我則守住一處澡堂,前後出現 黃眉水鶇(Northern waterthrush)林肯帶鵐(Lincoln's sparrow)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橙腹擬黃鸝(Baltimore oriole)麗色彩鵐(Painted bunting)灰貓嘲鶇(Gray catbird)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北美黃林鶯(Yellow warbler)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並且新增鳥種 玫胸白斑翅雀(Rose-breasted grosbeak),老婆則在附近步道撿到了 黑白森鶯(Black-and-white warbler),雖然只有一個新鳥種,不過這些小鳥算是很賞臉,實屬不易。

Quintana Neotropical Bird Sanctuary 是個很小的濱海公園,但賞鳥紀錄相當好。

公園旁的草地,各種野花盛開,美不勝收。

玫胸白斑翅雀(Rose-breasted grosbeak) 是今天新增鳥種,也是該公園招牌鳥之一。

獨洗洗不如眾洗洗,歡迎各位小可愛來洗,滿足怪叔叔的偷窺慾。

下午還剩一點時間,決定再去海邊 Quintana Jetty 碰運氣,結果還是了無新意,沒有新的鷗或水鳥進帳,返回 Free Port 住宿時,又發生狀況,明明昨天才透過 Booking.com 收到旅館的 welcome letter,到了旅館卻說是 cancel 了,更改信用卡的問題一週前就進行了,實在搞不清楚旅館和 Booking.com 之間出了啥問題,由於客滿,該旅館幫我們介紹附近另一家同級的旅館,也打了電話幫我們確認空房和預定,我們只好移駕多開一小段路,總是天無絕人之路。

2024/04/18

繼續沿著 Texas 島鏈往北,首先到了 Galveston 的 Laffite's Cove Nature Society,這是個社區型的賞鳥公園,我們到的時候,停車場客滿,可見鳥人絡繹不絕。沿著入口步道,首先是兩側的池塘,其中有新鳥種 草黃樹鴨(Fulvous whistling duck) 悠遊於此,其他水禽就啥興趣了,池塘盡頭是花園與草地,其中一些高樹結果,大多數的鳥人都守在樹的周圍尋鳥,但距離遠又遮遮掩掩的,只拍到 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

Laffite's Cove Nature Society 是個社區型的賞鳥公園,具有池塘、草地、樹林多種樣貌,過境期熱鬧非凡。

草黃樹鴨(Fulvous whistling duck) 是這裡的特色鳥種,此行僅見於此處。


眾鳥人望著結果累累的樹梢,尋找枝頭上跳躍的小鳥。


老婆撿到這隻 黃腹麗唐納雀(Western Tanager),算是此行的異數。

草地再進去則是一小區的密林,密林中有我最愛的澡堂,於是偷窺狂的怪叔叔又開始興奮了,幾經等待,新增 金翅蟲森鶯(Golden-winged warbler)黑喉綠林鶯(Black-throated green warbler)藍頭綠鵙(Blue-headed vireo),感溫喔!

藍頭綠鵙(Blue-headed vireo)沒有要洗澡,只是來喝個水而已。

大嬸(左,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 母鳥),妳可不可以洗快一點,小子我(右,金翅蟲森鶯(Golden-winged warbler)) 還排隊等著洗呢!

離開 Laffite's Cove Nature Society 後,往北到了 Galveston Ferry Terminal,這裡有免費的渡輪可連車帶人運送於南邊 Galveston 和北邊 Bolivar 之間,老婆覺得很新奇,怎麼可以免費搭乘? 而且連車子都上船了,我說,人家政府有錢,給民眾方便、促進地方繁榮,這樣不可以嗎?

搭渡輪不新鮮,連車帶人都免費、不用買票、不用預約,隨到隨上倒是第一次。

聰明的知道要搭這免費渡輪,笨的沒趕上,只好在後面猛追。

到了 Bolivar 半島後,這裡鳥點眾多,本來是想去 Bolivar Flats,這半島南端的海灘,據說是無數的鷗與水鳥集散之地,看能不能撿些新鳥種,但是當時氣候不佳,風大飄小雨,於是放棄海邊尋鳥,直驅 最後的過境鳥重鎮 High Island

High Island 並非一個島,而是海邊一個地勢攏起、樹林密布的區域,當過境鳥疲憊的從海上而來,欣見廣大草原中,有這麼一處顯眼的林地,於是俯衝而下、藏於其中,此處也成了鳥人的聖地;而此處距離 休士頓 僅1小時多一點的車程,隸屬於 休士頓鳥會 的管轄範圍,鎮上有好幾處賞鳥區,必須向 休士頓鳥會 購買 pass 才可進入,daily pass 為 USD$10/人,annual pass 為 USD$30/人,我們預計在此停留3天,所以乾脆就買了 annual pass,2024 全年有效,annual pass 是一個徽章,用別針掛在衣服上即可,據說有人用完把徽章送給朋友繼續使用也行,不過我們還是該花錢就花錢,算是支援 休士頓鳥會 的生態環保捐款。

下午時間有限,先去 Smith Oaks Sanctuary,這裡有湖泊與小島,諸多鷺、䴉、鸕鶿在湖邊樹林築巢育雛,場面壯觀吵雜,眾鳥紛飛,絕無冷場,可惜沒有新鳥種,先前都已遇過;除了湖邊水禽,林道中應有不少林鳥,可惜隱密難見,沒給拍攝的機會。

湖邊樹上盡是鳥巢,眾鳥相爭、華羽紛飛,好不熱鬧。

玫瑰琵鷺(Roseate spoonbill) 展現美麗的飛姿。

三色鷺(Tricolored heron) 為繁殖育雛奔波。

接下來在此鎮上唯一的旅館住3晚,由於是賞鳥旺季,房價漲了許多,而且近乎客滿,來者皆為鳥人,可見 High Island 賞鳥的魅力。

2024/04/19

上午去附近半小時車程的 Anahua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走走,附近幅員廣大,諸多草澤,撿新鳥種的機會很多,我們選擇其中的 Shoveler Pond 為目的地,路經 Friends of Anahuac Refuge Nature Store,在此有兩種燕子, 雙色樹燕(Tree swallow) 在電線上群聚,紅石燕(Cliff swallow) 則在建築物牆角築巢,平常難拍的燕子,此處容易。

Anahua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的 Friends of Anahuac Refuge Nature Store,勞燕紛飛。

再稍微深入,有步道可走,步道上偶見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硫黃腹大嘴霸鶲(Sulphur-bellied flycatcher)東林綠霸鶲(Eastern wood pewee)褐頭牛鸝(Brown-headed cowbird)東方王霸鶲(Eastern kingbird),其中 硫黃腹大嘴霸鶲(Sulphur-bellied flycatcher) 根據 Merlin app,在此算是稀有的紀錄。

硫黃腹大嘴霸鶲(Sulphur-bellied flycatcher) 是此處的稀有紀錄。

接下來就是開車沿著湖邊徐行,老婆開車,我則車拍,話說本來看到 擬八哥(Grackle) 都不拍,因為太過強勢、到處都有,後來才發現原來德州有3種 Grackle,除了我以前拍過、最常見的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還有此處特別容易見到的 船尾擬八哥(Boat-tailed grackle) 、以及羽色亮麗的 普通擬八哥(Common grackle),於是特別留意 Grackle,果然 船尾擬八哥(Boat-tailed grackle) 輕鬆入袋。沿途水鳥沒啥新意,倒是撿了繁殖羽的 白臉彩䴉(White-faced ibis)

 船尾擬八哥(Boat-tailed grackle) 搞不清楚和常見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 的 有何差異,大概就是 船尾擬八哥(Boat-tailed grackle) 虹膜黑的,而 大尾擬八哥(Great-tailed grackle) 是黃的。

白臉彩䴉(White-faced ibis) 繁殖羽還算好看。

沒聽過 烏龜三兄弟合唱團? 你也太遜了。

為何要叫做餓魚? 因為吃太飽會冰兜。

返途離開 Anahua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的半路上,有 鳳頭卡拉鷹(Crested caracara) 近飛,可惜公路車速快又無路肩停車,只能放棄,成了此行之憾。

中午回旅館修整後,下午到附近的 Boy Scout Woods Sanctuary 觀鳥,入口處,休士頓鳥會發送賞鳥摺頁,介紹美國各種 森鶯科 Parulidae (New World Warblers) 的鳥種,他們泛稱 warbler,五顏六色、奇特造型,非常吸睛,不像台灣野柳的柳鶯,羽色平淡又相似難認。

休士頓鳥會發送的 Spring warbler (森鶯科) guide,列出德州38種森鶯 (此面30種,摺頁另一面還有8種),而我此行拍到16種。

入口處附近有一觀鳥平台,鳥人如戲院入座,小鳥則在20公尺以外的小澡堂演出,不用買票(但 USD$10 的 daily pass 或 USD$30 的 annual pass 還是需要的)、自由入座,唯一的付出就是捐血給蚊子,這裡的蚊子真是熱情無法擋,防蚊液阻隔不了蚊子的熱吻,隔著衣服褲子,蚊子還是伸長了口器照叮,半天下來,要是沒有 30 個以上的小苞,那肯定是身體出了問題。我和老婆有先見之明,戴了養蜂帽,老美看了都比大拇指說 nice hat,但兩手為了拍照,手背上如月球表面布滿坑谷,這就沒辦法了,所幸這蚊子只吸血、沒傳染啥疾病,被叮了也不癢、不化膿,過個十來天,皮膚就恢復原貌,所以就別計較。

Boy Scout Woods Sanctuary 入口處的觀鳥平台,好戲需要耐心觀看。

觀鳥平台處不允許腳架,側座處即可,人與腳架不可進入拉繩範圍,與澡堂相距約20公尺,真的需要大砲來打小鳥。

我架大砲守澡堂,老婆喜歡走步道,就給她手持小砲,老婆不懂攝影,新手上路,只教她一些基本的曝光、補光概念,參數幫她設好,能否撿到好照片就看運氣了。今天在澡堂撿到的有 皇葦鷦鷯(Carolina wren)麗色黃喉地鶯(Kentucky warbler)藍頭綠鵙(Blue-headed vireo)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灰綠蟲森鶯(Tennessee warbler) 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普通擬八哥(Common grackle)斯溫氏夜鶇(Swainson's thrush)、灰頰夜鶇(Grey-cheeked thrush)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灰貓嘲鶇(Gray catbird)黑紋胸林鶯(Magnolia warbler)北森鶯(Northern parula)黃眉水鶇(Northern waterthrush)北美紅雀(Northern cardinal),老婆走步道則撿到 玫胸白斑翅雀(Rose-breasted grosbeak)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今天算是豐收的一天。

轉大人的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還沒完全退去黃羽。

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 洗鴛鴦澡。

森鶯多彩多姿,黑紋胸林鶯(Magnolia warbler) 頗有特色。

2024/04/20

今天是賞鳥的最後一天,思考如何把握最後機會,增加新鳥種;首先去Smith Oaks Sanctuary 找鳥,半路上電線杆有兩隻 黑美洲鷲(Black vulture),雖然其貌不揚,但鳥人向來不是以貌取鳥,所以能拍就拍,進濕地後,目標鳥為 美洲蛇鵜(Anhinga),雖然只有一巢,但位置顯眼,沒花多少時間就拍到,再來走步道沒啥成果,於是找 Smith Oaks Sanctuary 的澡堂守候,拍到 黑白森鶯(Black-and-white warbler)棕色夜鶇(Veery)黃褐森鶇(Wood thrush)黑枕威森鶯(Hooded warbler)黑紋胸林鶯(Magnolia warbler)灰綠蟲森鶯(Tennessee warbler)

黑美洲鷲(Black vulture) 每天洗臉也不會變白。

到處都是鷺、䴉,僅看到一巢 美洲蛇鵜(Anhinga),還好位置顯眼,不難尋獲。

黑枕威森鶯(Hooded warbler) 洗澡前,一臉無辜的樣子。

中午去了另一個面積較小的 Eubank Woods Bird Sanctuary,都是密林,很多沼澤地帶乾旱,蚊子多、觀鳥不易,少有鳥人進入尋鳥,所以我們隨意走了一圈就草草離開,沒有收穫。


下午再到 Boy Scout Woods Sanctuary ,還是老規矩,我架大砲守澡堂,老婆拿小砲走步道,澡堂出現鳥種為 玫紅比藍雀(Summer tanager) 母鳥及未成年公鳥、斯溫氏夜鶇(Swainson's thrush)、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 母鳥、玫胸白斑翅雀(Rose-breasted grosbeak)灰頰夜鶇(Grey-cheeked thrush)褐矢嘲鶇(Brown thrasher)灰綠蟲森鶯(Tennessee warbler 母鳥,老婆走步道則撿到 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 公與母鳥、麗色彩鵐(Painted bunting) 青少年、圃擬黃鸝 (Orchard oriole) 母鳥、東方王霸鶲(Eastern kingbird),就這樣了。

普通黃喉地鶯(Common yellowthroat) 母鳥,和公鳥相貌差異很大,害我以為撿到新鳥種。

褐矢嘲鶇(Brown thrasher) 是最後一天的新鳥種。



2024/04/21

此行最後一天,今天不拍鳥,早上舒舒服服的睡到飽,收拾機絲行李,中午去 休士頓的太空中心 Space Center Houston 旅遊,這是一個 介紹美國太空總署(NASA)歷史上的各種太空任務、科技發展、與人類太空展望的科學教育館,我們付了 USD$35/人的門票和 USD$10 的停車費,跟隨著大量人潮湧入這休士頓最出名的觀光景點。

休士頓太空中心是當地最著名的觀光景點,也是個科學教育館。

想像遨遊太空的美麗與孤寂

上面的不算,下面的才是真正的"太空"人,我猜他連內褲都沒穿。

我小時候接觸天文學,感慨宇宙的博大精深,也因此啟發對數理方面的興趣,幫助我在學業上一帆風順,由於對望遠鏡的喜愛,對後來進入賞鳥與野鳥拍攝,也產生很大的助益;若說天文為科學之母,應該非常正確,不論是早期的曆法、文藝復興的數理發展、牛頓力學、以至現代物理的量子力學與相對論,都和天文脫離不了關係,表面上遠在天邊、事不關己的宇宙事務,卻一步步影響人類文明的進展;當然不是說天下科學唯天文,而是啟蒙後才有濫觴,枝葉茂密必有根本而已。

參觀太空中心走馬看花,場館內各個角落有展出主題,或為登月紀錄、或為火星計畫、或者介紹國際太空站上的生活點滴,還有劇院播放影片;除了主館內的展示,館外有接駁車可載遊客到其他場所進行特殊導覽,我們去了 太空人訓練中心 以及 火箭展覽館兩處,登上了展示的太空梭,耗掉一下午,時間差不多了,於是趕在 mall 6:00 PM 關門前做些採買,然後赴機場還車,等待凌晨返台的飛機。

接駁車可載遊客到主館以外的特殊景點,後方為火箭館。

訓練中心有各種模擬艙,太空人在此學習受訓。

早期曾轟動一時的太空梭,現在已不再飛行,只留實體模型供遊客參觀。

2024/04/22

凌晨 1:00 AM 休士頓起飛的班機,降落桃園機場已是台灣 2024/04/23 6:30 AM,回家慢慢整理照片、資料,寫部落格,不為啥,給自己一個紀錄而已。

後記

1. 美國德州賞鳥感想

雖說德州的過境期高峰在4月下旬,但幅員廣大,地大則鳥散,而且野鳥不會傻傻的出來給人爽看,所以時常只聞鳥聲,不見鳥影,尤其是德州南部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的那些鳥點,自然風光美好,但想要看鳥、拍鳥卻難度很高,運氣尤其重要,往往走到筋疲力盡也一無所獲,雖然 eBird 紀錄,每個景點都有上百種 (幾百筆紀錄累積),但實際每人可能只看到10來種,能否撿到珍稀鳥種,更是可遇不可求。

類似台灣,這裡的鳥友也有小團體互報鳥訊的情況,我們外來客人生地不熟,就只能純粹靠運氣,反正到處都有新鳥種,隨遇而安就好。以前出國拍鳥,往往前幾天撿到大量新鳥種,然後每日新鳥種數量下降,最後都在溫故而不知新,這次很不一樣,每天鳥種不多,可是都有新鳥種陸續進帳,大概是地點不同、野鳥陸續過境的因素,沒有特別精彩的,但也沒有冷場。

綜觀而言,德州海岸線的鳥況要比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好很多,除非是想找猛禽和特定中南美洲過來的鳥,不然德州海岸線有海鳥、水鳥、過境林鳥,許多鳥點面積不大,走起來不費工夫,賞鳥拍鳥會比在Lower Rio Grande Valley的鳥點輕鬆容易,成果也較豐碩,尤其是一些漂亮的 bunting、warbler、oriole,艷麗討喜,令人愉悅。

這次每個鳥點都會遇到一堆鳥人,美國人(尤其是銀髮族)賞鳥的風氣頗盛,此外也遇到類似歐洲來的、還有一團顯然是日本來的,當地的華人也碰到幾個,聽說偶而會發生過境鳥大爆發,到處是鳥,而且鳥剛到時累的連牠媽都叫不醒,手機可拍的程度,但是我們並沒這種狗屎運,只能每天撿一些,積少成多;肖想如果可以在德州住個兩、三年,德州賞鳥資源豐富,應可好鳥盡收袋中。

最後還是一個老生常談:蚊不勝防,人觀鳥、鳥吃蚊、蚊吸人,這樣的三角關係牢不可破,別以為區區幾百元買的防蚊液會有作用,神風特攻隊的精神是不在乎你做任何防備的;哪個人要是真的研發出100%有效防蚊密技,我認為應該頒給他一個賞鳥諾貝爾獎。

2. 野鳥拍攝與辨識經驗

我向來是以拍攝為主,鳥種拍到才算,因為個人眼力很差,沒給牠拍個清楚,光憑一個照面、過眼雲煙,就要認出是啥鳥種,除非是常見熟識的,不然鳥功有限辦不到,至於鳥音辨識,更因聽力受損、經驗不夠,無法藉此認定;攝影是個人多年來的興趣,走過的留下痕跡,證據十足,哪天要翻盤重整,也都有憑有據,近年來科技進步,也讓攝影與影像紀錄平價且功能強大,實為鳥人之福;一路上遇到各國鳥人,持砲拍鳥者眾,人數甚至超越只拿望遠鏡者,只是大多為 tele-zoom 便宜小鏡+一般消費機身,少有 定焦大砲+頂級機身,我的設備算是相當好,因此拍出照片的品質與可辨識性也較高。

前陣子退休後,花了一筆銀子更新設備,目前採用設備如下:
1. 小砲:Nikon Z 400mm F4.5 + Z 1.4X 鏡 + Z8 機身,手持
2. 大砲:Nikon Z 800mm F6.3 + Z9 機身,手持 或 3號腳架+雲台
以上質輕易帶,操作容易,畢竟年老力衰,沒有年輕時那種體力可以扛10來公斤大砲+腳架上山下海,唯一缺點就是光圈不夠大,陰暗環境集光能力不足,另外就是散景(bokeh)較差,對於要求唯美的人不夠精緻,但對辨識沒影響。

設備只是個工具,重點還是找鳥,經過一些鳥點的尋訪,經驗如下:
1. 林道:保持在林道、步道,不可隨意進入非道路區域,這是基本禮儀,也是為了人身安全,林道賞鳥不易,樹梢偶有小鳥跳動,透空、枝葉遮掩,很難拍出好的照片,此處鳥種多為 霸鶲、鶲科,kingbird 或 flycatcher 之類;如遇果樹結果,或可等待,會有 雀科(bunting、grosbeak)、擬鸝科(oriole) 、唐納雀(tanager) 的鳥類來覓食;一般而言,走林道、步道成績不佳,健身而已。
2. 餵食區:很多鳥點都有餵食區,本來期待甚高,但經過幾處後,發現餵食區都被強勢鳥種霸佔,就某幾個特定鳥種(grackle、blackbird)會出現,拍沒幾下就膩了,後來對餵食區失去興趣,不拍也罷。
3. 澡堂:德州在這季節稍嫌乾燥,林地中有乾淨水源之處不多,許多鳥點於是人工接管引流,滴水成池的方式,供小鳥洗澡飲水,而這是我的最愛,各種漂亮的鳥種,尤其是森鶯科(new world warbler) 會不預期的出現,讓人驚艷不已;但是,這些澡堂通常距離觀看區10公尺以上、甚至20公尺,位於樹林陰暗之處,即使大砲拍攝,小鳥也只有綠豆大小,好在現在相機畫數極高,減噪能力強,重裁之下,尚可觀看細節,至於陰暗拍攝條件,ISO 2000 以上是常態,極端者,ISO 6400、F6.3、快門 1/10 秒,這樣的條件,勉強拍出幾張能看的就算賺到了。

人生地不熟,鳥更不熟,好在有 Merlin 野鳥辨識 app,每天晚上筆電整理照片時,手機對著筆電螢幕上的鳥照一拍,循著 app 操作,幾乎都可以順利辨識出鳥種,真是太感恩了! 想起以前圖鑑翻半天還不見得找的到合適的選擇,費時又痛苦,比對之下,這樣的科技活才是人生呀!

本篇鳥類英文名、學名以 Merlin 野鳥辨識 app維基百科英文版 為主,中文鳥名則以 維基百科繁中版Picture Bird 繁中版 為依據(輸入學名搜尋);前幾天在 YouTube 上看了 丁宗蘇 教授有關鳥類分類的演講, 受益良多,結論就是鳥類分類、名稱多變而非固定,對於我做鳥類紀錄,今日是可能變成明日非,畢竟我非本科也非專業,如果網頁內容有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事,還請包涵,諒解我的人生目的在於享受尋鳥的快感,而非執著於學術正確,整天跟著時代巨輪變變變。

3. 鳥種記錄

新增鳥種

雁鴨、雞、雉、水鳥、鷺 等

鷸鴴科、鷗科

猛禽

鳩、鴿

蜂鳥、啄木鳥

林鳥

舊鳥種新拍



留言